3月15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最新數據顯示,1—2月份,工業機器人產量76381套,同比增長29.6%。
從制造業的宏觀大環境看,2022年1—2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5%(以下增加值增速均為扣除價格因素的實際增長率)。從環比看,2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月增長0.34%。
分行業看,1—2月份,41個大類行業中有38個行業增加值保持同比增長。其中,酒、飲料和精制茶制造業增長15.4%,汽車制造業增長7.2%,其中新能源汽車產量同比分別增長150.5%;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制造業增長4.2%,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增長13.6%,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增長12.7%。
整體來看,下游市場發展呈欣欣向榮之勢,工業機器人作為典型的靠下游應用市場帶動的行業,在新一輪產業變革下,無論衛浴陶瓷、家具家電等通用工業領域,還是光伏、鋰電、儲能、5G等新興領域,都涌現出更多的自動化轉型需求。
高工機器人產業研究所(GGII)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工業機器人銷量超過26.13萬臺,同比增速超過53%,全球銷量占比超過50%。GGII指出,中國市場連續八年蟬聯全球最大工業機器人市場,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機器人廠商進入中國市場,而中國廠商也將更多的走出國門,參與國際化競爭。
在機器人產業發展一片向好的同時,不容忽視的是,當前全球疫情擴散蔓延,世界局勢動蕩不安,加之缺芯危機、原材料短缺、供應鏈承壓、供電緊張、海運價格指數飆升等外部不利因素仍會給機器人行業帶來持續的不確定性。
高工機器人產業研究所所長盧瀚宸表示:“我們定義2021年為供給側矛盾的爆發年。如果說2021年是需求領先于供給,那么當前的2022年,則是供給與需求已大致恢復到同一步調。對于眾多機器人廠商而言,面臨的外部挑戰和壓力更為復雜與綜合,既有來自市場布局的迷茫,亦有來自供應鏈端成本與交期的壓力,還有來自投資機構的業績壓力、人才流失與內部管理的挑戰等……”
為更好地應對上述挑戰,接下來,國產品牌廠商仍需鍛煉好自己的內功,在研發、產品、業務、市場、服務等方面進行全方位提升,才能厚積薄發。
來源:高工機器人。